安置房規劃建設分配管理工作,關乎百姓民生。近年來,舒城縣不斷加強政策調研,拓展安置渠道,加快安置進度,強化為民服務,積極做好征遷安置工作,全力兌現對涉遷群眾的承諾,讓涉遷群眾早日回家。
一是推進安置房建設工作。實行政府建設安置房和“限房價、競地價”并行的安置房建設模式。南塘春暉(一期)400套住宅安置房、95間門面房的安置小區規劃設計完成,縣城區繁華里等9個安置小區、354間商鋪、8234套住宅安置房交付分配。“限房價、競地價”項目新樂府小區實現25個月竣工交付,極大縮短安置周期。
二是加快安置房分配進度。出臺《舒城縣安置房分配工作流程指南》,工作時限、環節銜接、程序報批、責任分工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,進一步規范安置房分配工作流程,提高分房效率。統籌全縣安置房源,實施跨鄉鎮異地安置,加快推進安置房分配進度。2024年全年完成20個批次的安置房分配工作,共計分配4776戶、安置房6004套、安置面積61.86萬平方米。其中縣城區國有土地安置分配4個批次,分配1453戶、1290套,安置面積12.82萬平方米;集體土地安置房分配20個批次,分配4551戶、4714套,安置面積49.04萬平方米。
三是創新安置房分配政策。創新國有土地上安置房分配政策,通過增加異地安置房源、實行異地安置差價補助政策、允許不同被征收人之間合并面積選房,有效滿足部分涉遷群眾房屋夠住、無需找補過多購房款的安置需求。創新集體土地安置房分配政策,在原有人均65平方米集體土地安置方式基礎上,新增人均45平方米國有土地安置方式、增加異地安置房源兩種方式,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化安置需求。
四是規范安置房房源管理。堅持機制為要,健全空置安置房源常態化管理機制,進一步明確下剩安置房源管理責任劃分、處置方式、管理方式及監管措施,通過實施定期檢查、年度巡查、隨機抽查等監管方式,落實空置安置房源常態化動態化管理。開展安置房領域專項整治,全面梳理安置房源(含貨幣化補償安置)底數,完成全縣60個安置小區、29691套安置房到戶詳細信息排查工作,厘清已分配使用和未分配房源狀態。開展全縣區域內已分配的所有集體土地安置房不動產權辦證工作,讓每套安置房都有自己的“身份證”標識。
五是完善安置房系統應用。優化升級安置房信息管理系統,以“安置房”和“安置戶”為主線,全面整合全縣安置戶、分房選房等安置相關數據信息,完善信息錄入、信息審核、協議簽訂、補償款結算、安置房分配、數據統計查詢等功能,實現實時對安置信息進行統計分析。截至目前,已累計導入安置房源信息40127條,安置信息18634條,掃描導入檔案16847條,推進了數據賦能房源管理規范化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